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九游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九游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畲族歌舞架桥梁,博港乡亲心连心
- ·旅客机场出境被坑钱?官方通报:系个人行为,已停职
- ·主播说联播|这个纪录被刷新,释放什么信息?
- ·首次发现“无氧生物” 类似水母的寄生虫不会呼吸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
- ·行政处罚!终身禁入!一男子在熊猫基地飞无人机被截获
- ·假期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看这里
- ·第136届广交会开幕在即 “潮州制作”自动备展蓄势待发
- ·清新区山塘镇1900亩冬种马铃薯绽开歉收“薯”光
- ·三连胜!孙颖莎晋级WTT中国大满贯女单8强
- ·1—8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85492亿元 同比增长11.2%
- ·“38号大院”项目名称征集活动颁奖仪式举行
- ·科技特派员助力饶平东山镇春茶破费
- ·央行: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平均降幅0.5%左右
-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 ·重庆一高速路上惊现大量图钉,多车轮胎被扎!官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