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农业命脉” 端牢粮食“铁饭碗”——桂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
一条弯弯曲曲的农业命脉水渠在田野、村庄间延伸,疏通设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广袤的端牢j9田野间,清澈的粮食山水沿着水渠淌进农田、流向村庄;村民们三三两两,铁饭田建或在地里忙着松土、碗桂闻除草、平市喷药,高标或在家门口的准农水渠旁洗衣服……8月16日,走进桂平市垌心乡上瑶村石琶屯,农业命脉j9一阵阵柔和的疏通设山风掺杂着田园的清香气息扑面而来,绿油油的端牢禾苗迎风摇曳,长势喜人。粮食
“之前村里的铁饭田建水利设施经常积满淤泥、杂草丛生,碗桂闻村里每年都要组织村民清理几次才能把水引过来,但水量还是满足不了农田的用水需求。”提起往日的境况,上瑶村8队的辛凤芳边锄草边感慨。
在石琶屯,今年56岁的罗尚有正在田间护理禾苗。“我家种有6分田水稻,以前经常是半夜三更拿着手电筒去看水、守水。有些村民的农田离水源较远,还得使用抽水机抽水灌溉,耗时耗力又耗钱。现在修好了三面光水渠,水源充沛,什么时候用水随时取,再也不用担心田里没水灌溉了,之前因缺水而无法耕作的撂荒地现在也可以种上水稻了。”罗尚有说。
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桂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面光水渠改造工程。
据介绍,垌心乡现有水渠39.5公里,覆盖7个行政村、1万多亩农田。因年久失修,水渠堵塞、渗漏严重,每年春、冬季节都要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修、清理。2022年,该乡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三面光水渠改造项目,投入资金1230万元建成高约1米、宽0.8米、全长16.35公里的三面光水渠。全乡有上瑶、谷山等4个行政村、8000多亩农田受益。
桂平市作为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该市坚持“先难后易、先田后地、先渠后路,同步进行、多点推进、全面开花”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创新、优化工作思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2021年、2022年,该市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371亿元升级改造三面光水渠170多公里,覆盖农田面积9万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1.6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9.6%。
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覃海强介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根基。2023年,桂平市继续加大投入,将对南木、蒙圩等10个乡镇18个村的水利进行改造升级,计划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4.1万亩,改造提升2万亩,确保农民稳产增收,端牢粮食“铁饭碗”。
- ·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应直接入驻或系统接入全国平台
- ·曾智明:为打造美好客家出智出力
- ·花絮丨参加世界客商大会嘉宾互拍留影
- ·培育本土“村红” 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带货苏区融湾先行区乡村联赛组委会挂牌成立
- ·延长至5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展期有变→
- ·“民警办事的效率非常高!”市公安局办证便民快捷获点赞
- ·市福彩中心召开全市福彩工作市场分析会
- ·江西省赣州市副市长邹治宇:赣州和梅州是“古代京广线”上的两颗明珠
- ·比“大黄蜂”还酷炫!清远丝苗米春耕研学让学子深入感触农业“新质花难题”
- ·何超琼女士首次到母亲祖籍地梅州大埔参观考察
- ·是个15岁少年!东山健康•2023梅州马拉松赛迷你马冠军出炉
- ·广州市代表队夺冠!梅马“赛中赛”再掀新热度
- ·粤颁发首张“粤妆甄品”认证证书
- ·人工智能+华为+梅州日报!祝您明日梅马赛道上,“遥遥领先”!
- ·动手体验客家非遗、探寻千年嘉应文化!“如果古城会说话”梅州日报小记者周末班报名启动
- ·“我对这次成绩很满意!”东山健康•2023梅州马拉松赛男子半马冠军出炉
- ·重点治理6大问题!四部门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
- ·魅力梅州丨指尖纵横展竹韵!这是客家人的专属记忆…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抢抓难得机遇,加快推动老区苏区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
- ·真抓实练!2023年梅州市森林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举行
- ·排查超1万平方米、救出9名幸存者!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救援
- ·“运动带给我快乐!”2023“梅马”轮友选手丘必渠,用双手“跑出”坚毅!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抢抓难得机遇,加快推动老区苏区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
- ·天气变脸!冷空气今夜入粤,降雨+降温来了
- ·今年我国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 ·花絮丨“财神”“济公”“蜘蛛侠”都来跑梅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