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完成第一阶段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
掌上梅州讯 近日,梅州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完成我市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第阶段市AG超玩会入口
目前,遗传梅州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65项,承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6项、抢救省级代表性项目32项、性保市级代表性项目72项、护计划县级代表性项目255项。梅州梅州共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0人,完成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位、第阶段市省级非遗传承人38位、遗传市级非遗传承人79位、承人县级非遗传承人236位。抢救据统计,性保AG超玩会入口当前梅州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为61岁,其中90岁以上有1位,80至89岁有12位,70至79岁有18位,60至69岁有24位,50至59岁有34位,40至49岁有15位,30至39岁有5位。
去年5月,在市文广旅局的全面部署和规划下,市非遗保护中心启动了市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历时一年时间,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已完成,对第一批次5位市级非遗传承人已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录工作,其中包括非遗传承人的口述片、实践片、教学片和综述片等。该批次抢救性记录的五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按照年龄来做顺序排列,分别是丰顺县绩苴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清花(98岁)、梅县区客家门神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侯文发(93岁,现已过世)、平远县龙舞(香火龙)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善仁(88岁)、广东汉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仕律(87岁)和客家山歌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楷昌(84岁)。
近年来各级非遗传承人已有10人相继逝世,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离世,都意味着从这世上带走了一项绝艺,留下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对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保护计划都已分别启动。传承人高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我们在规范和提升我市各级传承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也在想办法充实多种形式的档案留存,像这次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就是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当时就启动了这个项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客家非遗》执行主编廖君表示,抢救性保护计划是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通过口述片、实践片、教学片和综述片等,浓缩了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是非常有意义的记录。此外,她表示,市非遗保护中心将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做好这项工作。
本报记者:赖运香
视频搜集:赖运香
编辑:杨颖
- ·周末将至,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或迎车辆通关高峰
- ·石棉县检察院检察机关“走基层” 围绕热点作宣传
- ·市交警支队辟谣:目前暂无驾照扣分的新规出台
- ·观民俗 购特产 品香茗
- ·百万英才汇南粤|4月11日,江门市“十城百校”人才招聘专项行动首站走进北京
- ·宝兴县检察院推进司法行为专项整治
- ·荥经县法院花滩法庭赡养案件巡回审 促使家庭多和睦
- ·净化网络 传播正能量
- ·清明小长假,广州轨道交通运客2527.4万人次
- ·总结2014 展望2015
- ·佛静山 流连忘返的观景平台
- ·雅安首条健康步道走进社区居民健身有了好去处
- ·出租房屋内疑似存在非法代孕活动?杭州市卫健委通报:查封涉事场所
- ·观民俗 购特产 品香茗
- ·石棉县检察院检察机关“走基层” 围绕热点作宣传
- ·秀出你的创意!“中山香农”品牌口号有奖征集启动